充电
不止于快,让鹏友没有里程焦虑
1. 数据来源于小鹏实验室,系在特定条件下基于小鹏P7特定版本试验车辆,在200km/h以及200-230km/h区间测得尾翼下压力的数据,实际效果受车辆状态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有所差异。
2.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实验数据,部分车型特定条件实验数据,实际使用可能有所差异。
3. 数据来源于小鹏实验室。
4. 数据来源于小鹏实验室,系放倒后排座椅后统计所得。
5. “同级”基于车长4.8米~5.1米,且轴距在2.8米~3.1米的在售纯电轿车公开公示信息统计所得,统计截止至2025年7月30日。
6. 0-100km/h加速时间、100-0km/h制动距离数据来源于小鹏实验室,是在试验场地特定环境下测试得出。在实际使用场景中,受不同的路面条件、环境温度湿度、车辆状态等因素影响,会导致有所差异,封闭场地极限测试,实际使用中请遵守交通法规,安全驾驶。
7. 数据来源于浙江国际赛车场官方计时系统,系全新小鹏P7 750四驱高性能Ultra版车型搭载赛道套装(ENDLESS高温刹车油、ITT低金属制动片、Giti合作高性能赛道胎)测试得出。赛道套装需小鹏商城购买,仅限封闭场地使用。实际使用中请遵守交通法规,安全驾驶。
8. 数据来源于小鹏实验室,系在特定条件下基于全新小鹏P7特定版本试验车辆,利用小鹏S5液冷超快充桩实验得出的CLTC表显续航里程,实际效果受车辆状态、适配的充电产品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有所差异。
9. 本次24小时耐力测试在中汽信科全程见证下完成,测试车型为全新小鹏P7超长续航版。“行驶距离记录”基于在售量产纯电车型公开公示信息统计得出,统计截至2025年8月16日。
10. 数据来源于小鹏实验室,数据来源于峰值功率下充电表现。
11. 数据来源于小鹏实验室,部分车型特定条件单次测试结果。AEB、AES仅为辅助功能,仅在特定速度范围内工作,且实际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,不能代替驾驶员的专注驾驶和准确判断。使用该功能前请认真阅读用户手册相关章节,了解该功能的注意事项和限制条件。
12. 指小鹏P7采用的电池包相关测试标准高于新国标。小鹏P7撞击测试:直径30mm的半球形,质量为10kg,撞击能量700J±3J(新国标:150J±3J),要求无泄漏,外壳破裂、起火或爆炸现象,小鹏P7试验后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0Ω/v(新国标要求应不小于100Ω/v )。
13. 指小鹏P7电池包热失控测试中,观察时间高于国标。新国标热失控(电芯内部加热触发方式),要求观察到监测温度<60°C且观察时间>2h,不起火不爆炸。小鹏电池包要求持续观察检测温度降低至常温,并观察>24h,降低至常温的电池静止且无新热源引入,不会再发生热失控。
*画面渲染创意,仅做展示功能使用,并不代表交付车辆所搭载的UI和具体功能的标准。详情请后续留意小鹏汽车官方和销售门店,以最终实际交付车辆的情况为准。
*画面提及功能配置并非全系标配,部分功能需整车进行OTA获得,具体信息参看官方产品配置表。
*如无另行说明,页面显示数据均来源于小鹏实验室,部分车型特定条件实验数据,仅供参考,实际使用可能有所差异。
*辅助驾驶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、天气和路况,也无法完全替代驾驶员的操控。无论何时,驾驶员都应保持对车辆的主动控制,并时刻保持警觉,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。
展开更多